画师寄情草木,可谓“一枝一叶总关情”。此图绘 荷花掩映于碧池绿叶之中,妍丽娇嫩,如美女横波 微盼,风采溢然。此图以青花斗彩为饰,施彩清柔 透明,水分饱满……
陶瓷艺术
瓷中珍宝:薄如蝉翼轻如浮云的薄胎瓷
“我收藏与鉴赏瓷器整整30年了,还是觉得薄胎瓷最好,越品越有味儿。”年逾七旬的苏玉铭教授谈起自己心爱的历代薄胎瓷藏品,眉宇间洋溢着幸福的笑 容。“事实上,薄胎瓷才是历代瓷匠追求的最高制瓷境界。因为薄胎瓷的制作难度最大、制作成本最高、成品率最低、档次最高,同时也是目前认知率最低、学...
隋代瓷器:变化之中更显秀丽端庄
隋代虽 然历史较短,但国家统一局面的形成,为瓷器生产在南北方各地的普遍发展创造了条件。隋瓷烧造品不仅大大增加,而且器形多种多样,既有各种生活用具,如碗、 盘、瓶、壶、盆、杯、盒、钵、炉、灯、缸、罐、烛台、唾盂等,也有用于娱乐文房之器,如棋盘、砚台、水盂等。虽然随葬用的明器还多有制...
吉祥纹饰从古陶开始 华夏文化助其发展
在长达近万年的中国陶瓷史中,吉祥艺术体现得淋漓尽致。虽然我们不知道最早期的陶器上的纹饰有何含义,但可以肯定仰韶文化彩陶上的图案吉祥含义非常丰富。花瓣纹代表华夏民族,鱼纹、鸟纹、蛙纹、鹿纹等反映了古代先民们希望渔猎丰收的美好愿望,而秦汉瓦当上的“千秋万岁”、“宜子孙”、“大富贵”已...
历代青花瓷器的造型与胎釉的演变
青花瓷器是以氧化钴呈色的传统釉下彩瓷器。青花瓷器起源于唐代,成熟于元代晚期。明清时期成为景德镇瓷器生产的主要品种。随着民间文物收藏热的不断升温,幽亮雅洁的古代青花瓷器日益成为收藏家们追逐的宠儿。受经济利益的驱使,新仿青花瓷器大量出现。因此,青花瓷器真伪鉴别知识的普及显得尤为重要。...
明代弘治青花的装饰艺术与精品赏析
明代弘治朝(1488-1505年),孝宗勤于朝政,任用贤臣,裁抑宦官,朝序清宁,民康物阜,史家有“弘治中兴”之称。明孝宗个人生活节俭,据史籍记载,景德镇御窑厂曾数度停止烧制或减产瓷器,因此,这个时间虽不算短暂的王朝,官窑传世品的品种和数量却都很少。弘治青花延 续成化的工艺和风貌,...
龙泉青瓷:外国人眼中的“雪拉同”
龙泉青瓷尽揽大自然的苍葱与润泽,以温润如玉的釉色,古朴端庄的造型誉满全球。龙泉窑始烧于南朝,距今有1500多年的历史。龙泉金村窑五代时就为吴越钱氏烧“秘色瓷”。南宋时龙泉人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,把土、水、火的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,成功地创烧出粉青、梅子青釉色瓷器,使青瓷的釉色达到巅峰...
明清彩瓷各不同 异彩纷呈说彩瓷
彩瓷是陶瓷艺术中最为色彩斑斓的亮点,包括点彩、釉下彩和釉上彩、粉彩、斗彩、珐琅彩、素三彩等品种。 彩瓷兴起于明代,除归功于历代窑工对各种矿物质材料的成功研制开发,还应归功于白瓷质量的精进提高。有了细腻洁白的瓷胎做底,绚丽多彩的釉上彩瓷绘才 有了施展身手的最佳天地。明初洪武年的釉...